摘要: 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12月15日;主办单位: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竞技活动组织委员会 | 测试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和应用能力,弘扬中国文化,增强大学生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 ... 2020年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竞技活动主办单位: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竞技活动组织委员会初赛: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决赛:命题写作、朗读、硬笔字书写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12月15日活动官网:http://yywz.52jingsai.com/一、活动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测试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和应用能力,弘扬中国文化,增强大学生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促进语言文字教、学、测协调发展,教育部主管的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下属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面向全国大学生,举办2020年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竞技活动,欢迎全国学子踊跃参加。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竞技活动组织委员会协办单位:全国各高校团委、学生会、学校相关社团(文学/书法)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简介: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是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的直属机构,是由教育部主管,民政部注册的国家一级社团,是研究创新教育理论,开展创新教育实践,以人生科学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更新教育方式、探索教育方法、开辟教育途径为手段,以顺应社会发展、服务人才成长需求为己任的学术性教育行业权威组织。三、活动对象全国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四、活动形式初赛: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决赛:命题写作、朗读、硬笔字书写五、活动日程1、报名及初赛阶段:即日起至12月15日,每位参与者登录活动官网填写个人信息进行注册报名,报名成功后即可参加初赛,初赛为机考知识竞答形式,题型为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满分100分。报名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考卷初赛,点击参赛后将不可取消,初赛时长为30分钟。初赛须在报名成功后一周内完成,请自行安排好参赛时间。2、决赛入围名单公布:2020年12月17日—12月18日公布名单,初赛排名前20%入围决赛;同时公布初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情况并颁发电子版荣誉证书。3、决赛阶段:暂定于2020年12月19日举行。4、决赛获奖公布:拟2021年1月。5、决赛证书颁发:拟2021年2月颁发邮寄。六、奖项设置其它奖项:1、对组织参与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2、对在活动志愿服务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颁发“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等相关奖励。3、对组织学生参与成绩突出的老师,颁发“优秀指导老师”荣誉证书。七、活动费用每人收取报名费用28元,费用用于活动系统开发、设备、组织、宣传、命题、专家评委、交通餐补、获奖证书设计等,决赛不再另行收费。八、联系方式活动官网:http://yywz.52jingsai.com/活动报名QQ群:817497643(点击群号即可加群)活动志愿者QQ群:643159335(点击群号即可加群)协办单位QQ群:746304572(点击群号即可加群)组委会联系电话:173-4312-9040
氢能汽车技术专场赛全程网上进行,比赛安排如下: (一)参赛报名 请企业自主评价参赛项目和企业条件是否符合本专场赛的要求,符合参赛要求的可自愿登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www.cxcyds.com),点击“氢能汽车技术专场”报名。参加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地方赛且符合本专场赛参赛要求的企业可报名本专场赛。企业对报名材料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比赛不向参赛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请企业认真阅读氢能汽车技术专场赛参赛项目指南,为了提高精准服务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工作效率,务请不属于本专场赛征集参赛项目内容范围的,不提交参赛报名材料。 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11月1日。 (二)资格确认 主办单位组织专家对报名企业参赛项目和企业条件进行审查,同时符合参赛项目指南和参赛企业条件的进入氢能汽车技术专场赛初赛。 (三)网上初赛 氢能汽车技术专场赛初赛采取网络评审方式,评委对参赛企业所提交书面材料进行评审。评委由技术和投资专家组成。初赛评选出24家左右企业进入决赛。 (四)网上决赛 氢能汽车技术专场赛决赛采取网上路演答辩的形式。参赛企业以视频、文字等形式开展线上路演,专家线上沟通交流,公开打分,当场公布成绩。决赛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教高函[2010]13号)文件精神,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以下简称“三创赛”)是激发大学生兴趣与潜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同实战精神的学科性竞赛。“三创赛”为高等学校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开展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产学研之间联系起到积极示范作用。在前十届“三创赛”获得了大量创新、创意及创业成果的基础上,第十一届“三创赛”已于2020年9月2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工商学院(第十一届“三创赛”全国总决赛承办单位)正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第十一届“三创赛”时间安排1.参赛队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5日-2021年1月31日;2.校级赛注册及备案时间:2020年10月15日-2020年12月31日;3.学校审核团队时间:2021年2月1日-2021年3月15日;4.校级赛时间:2021年3月15日-2021年4月30日;5.省级赛承办单位申请时间:2020年10月15日-2021年1月31日;6.省级赛时间:2021年5月1日-2021年6月20日;7.全国总决赛时间:2021年7月20日-22日,8.全国总决赛地点: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工商学院;9.总决赛成绩公示期:2021年7月23日-31日;10.颁发证书时间:2021年8月1日-2021年8月31日。二、主办单位全国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创新联盟三、大赛题目来源1.大赛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企合作办大赛,本届大赛主题如下:(1)三农电子商务 (2)工业电子商务 (3)跨境电子商务(4)电子商务物流 (5)互联网金融 (6)移动电子商务(7)旅游电子商务 (8)校园电子商务 (9)其他类电子商务。2.参赛队伍应该围绕大赛主题给出具体作品名称,参赛作品名称(不超出30个字符)及内容应当充满正能量、符合主旋律,不能含有色 情、暴力和低俗等内容,更不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团队名不能超过16个字符。3.欢迎合作企业围绕大赛主题给出具体题目(见官网公布),引导和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四、大赛参赛资格和指导原则1.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大学生,每位选手经本校教务处等机构证明都有资格参赛;高校教师既可以作为指导老师(在学生队中)也可以作为参赛选手(在混合队中做队长或队员)组成师生混合队参赛。2.参赛选手有两种组队方式(分两类竞赛):(1)学生队:在校大学生作为队长,学生作为队员组队;(2)混合队:高校教师作为队长,但本队中老师人数不得多于学生人数。3.参赛选手每人每年只能参加一个团队的竞赛,一个团队3-5名,其中一名为队长。可以跨校组队,以队长所在学校为该队报名学校。队员的身份信息的真实性由队长负责。提倡合理分工,学科交叉,优势结合。4.一个团队的竞赛可以有0-2名高校指导老师,0-2名企业指导老师参加。5.团队参赛过程中提交的作品文档(Word、PDF、纸介质、PPT等)中和演讲中团队学生成员信息、高校指导老师信息、企业指导老师信息是与官网注册完全一致,校赛开始之日不得更改。6.大赛鼓励参赛选手:创新思维、创意设计和创业实施。五、大赛报名方式1.校级赛注册:承办学校必须在官方网站上注册(由承办单位负责人或联系人注册)填写学校信息、负责人和联系人等信息;如果承办学校参加过往届比赛,注册时需重查看学校信息、负责人和联系人信息,若有变化请做修改。另外,注册时必须提交《第十一届“三创赛”校赛备案申请书》(见官网资料下载)。2.参赛队报名:在确认本校已经注册为承办学校之后,参赛队伍到官方网站(http://www.3chuang.net)上统一注册(由队长注册),以便规范管理和提供必要的服务。报名时首先选择所在省份及(已经注册并审核通过的)学校并填写参赛队员、高校指导老师情况、企业指导老师情况,参赛作品名可以在报名时间截止前确定。所有参赛队伍必须由本校“三创赛”承办负责人在官网上对参赛队伍进行审核通过。审核通过后即为有效报名团队。六、注意事项1.“三创赛”所有文档均放在三创赛官方网站(http://www.3chuang.net)上,请各校教务处等管理、组织部门和有关各方注意查看各方面信息。2.若有意见或建议请发电子邮件到:3chuang@xjtu.edu.cn,并注明:“三创赛**事项”。大赛流程及规则请见官网(http://www.3chuang.net)相关栏目。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竞赛组织委员会 2020年10月15日
摘要教学改革项目的评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评价手段和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辽宁省教学改革项目的评审指标,采用.NET和SQLServer开发出教学改革项目网络评审系统,可以对教学改革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盲审、评分和排名,实现了项目的网络评审,保证项目评审的公正性。项目使用三层架构保证项目的可读性和扩展性。1、概述随着高等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高等教学改革项目得到各级主管部门和教师的高度重视。而项目的评审工作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教学改革项目评审管理是指对高校教师所申请的教学改革项目指定评审专家进行评审,择优录取,给予资金支持。管理工作包括了发布通知、教师申请、管理员收集加工,选派专家、项目评审、公布结果、立项后期管理等步骤。传统的手工管理,无法保证信息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通过施行项目网络评审以提高项目评审管理全过程的效率和公正性,是必要的"。在评审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管理员用户和评审专家用户使用的方便与灵活性,既能实现对项目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和控制,又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减轻评审专家的评审工作强度。而且,系统可以直观反映每个项目的专家评审结果,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教学改革项目评审系统包括后台管理员模块和前台专家评审模块。后台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管理;评审专家模块则根据管理员指派,依据评审指标对项目进行评分,提供立项依据。模块划分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功能模块2、系统功能模块2.1管理员模块管理员模块主要功能包括管理员账号密码的修改,网站公告信息的管理,系统开放时间的设置,普通教师用户设置为专家、为项目设置若干名评审专家,当评审专家为项目打分完毕后,系统为每个项目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 .自动计算项目的平均得分,并根据分数生成降序排名。2.2专家模块专家模块主要功能是教改项目申报材料的在线阅读和查看,在规定时间内对项目进行打分。(1)专家登录系统后,只能看到分配给本人评审的项目,无法看到其他专家的评审结果;(2)专家只能看到项目的题目和内容信息,无法看到项目申请人的个人信息;(3)专家在查看匿名申报材料时,可以随时对照电子版评审指标要求,对教改项目的各个得分点进行评分,每一项指标的得分都有分值和评价权重系数,评价分数从1分到10分,共10档,评价权重系数为5%、10%、 15%、20%,共4档;(4)专家对每个项目只能评- - 次分,专家提交评审成绩时,系统会弹出确认保存框,如果确认后,将不能再修改。通过以上的技术手段,提高项目评审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3项目模式和架构本网上项目评审系统使用微软的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工具,使用SQL Server 2005为后台 数据库提供支撑,运行在Windows Server 2003的IIS作为Web服务器。考虑系统的易用性,用户只要有浏览器即可,本系统采用B/S模式21,HTTP为传输协议,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如图2所示。 浏览器端 服务器端 Web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图2 B/S(Browser/server)模式架构 使用三层架构可以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和功能的扩展性,本系统采用以NET Framework3.5为核心组件的三层架构结构模型,分为:视图层(WebUI)、业务逻辑层(Business)和数据访问层(DBAccess),通过实体类在视图层和业务逻辑层之间进行数值传递。(1)视图层负责在浏览器中显示数据,收集用户输入数据,调用业务逻辑层,并将业务逻辑层返回的数据显示在Web浏览器上;(2)业务逻辑层负责对视图层传递过来的数值进行加工,调用数据访问层,并将数据访问层返回的数据进行加工,返回给视图层;(3)数据访问层使用ADO.NET对后台数据库进行操作引,根据用户传递的命令完成对数据库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并将结果传递给业务逻辑层。B/S模式下的三层结构图如图3所示。 图3 三层架构体系结构 4结束语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网上项目评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以使项目评审的管理工作简化流程,项目主管部门通过Web网上系统发布项目信息,多位评审专家可以同时异地使用个人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后在网络上进行评审。系统给管理员和专家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接入方式,用户界面人性化、易用性强。该系统的发布和运行可以为高校的教改项目管理提供一个数字化、透明化、自动化的办公环境,在办公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办公成本。 @font-fac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face{font-family:"宋体";}@font-face{font-family:"Calibri";}p.MsoNormal{mso-style-name:正文;mso-style-parent:"";margin:0pt;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none;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family:Calibri;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span.msoIns{mso-style-type:export-only;mso-style-name:"";text-decoration:underline;text-underline:single;color:blue;}span.msoDel{mso-style-type:export-only;mso-style-name:"";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color:red;}@page{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page Section0{}div.Section0{page:Section0;}@font-fac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face{font-family:"宋体";}@font-face{font-family:"Calibri";}p.MsoNormal{mso-style-name:正文;mso-style-parent:"";margin:0pt;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none;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family:Calibri;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span.msoIns{mso-style-type:export-only;mso-style-name:"";text-decoration:underline;text-underline:single;color:blue;}span.msoDel{mso-style-type:export-only;mso-style-name:"";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color:red;}@page{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page Section0{margin-top:72.0000pt;margin-bottom:72.0000pt;margin-left:90.0000pt;margin-right:90.0000pt;size:595.3000pt 841.9000pt;layout-grid:15.6000pt;}div.Section0{page:Section0;}
优势1、零距离接触消费者单纯的新闻传播和广告都需要载体(电视、报纸、 路牌广告等)实现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对接,而 活动营销则是直接与消费者沟通。2、变被动为主动在消费者看来,单纯的媒体传播和广告都是被动的接受,而公关活动,更多的是吸引目标受众主动参与,通过体验,更多了解产品和品牌信息。活动分类线上活动的方式多样化,并且多元化通常有以下几大类:征集类:这类活动主要在于征集网友的思想和知识,集思广益。如对联的下联征集,诗歌征集,剧本征集,等交流分享类:此类活动通常侧重网友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等,如网络论坛会议,晒晒生活图片等活动竞赛类:这个类别的线上活动比较广泛,也是比较受欢迎的活动,因其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网友的参与积极性,而奖品的 设置也往往是吸引人参加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大型的门户网站或专题网站都会有此类活动,如网络歌唱大赛,网络选美,包括央视网的春晚节目评选也算是竞赛类的线上活动其他类别:其他线上活动@font-fac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face{font-family:"宋体";}@font-face{font-family:"Calibri";}@font-face{font-family:"Arial";}@list l0:level1{mso-level-number-format:decimal;mso-level-suffix:none;mso-level-text:"%1、";mso-level-tab-stop:none;mso-level-number-position:left;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0.00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p.MsoNormal{mso-style-name:正文;mso-style-parent:"";margin:0pt;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none;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family:Calibri;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h2{mso-style-name:"标题 2";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next:正文;margin-top:5.0000pt;margin-bottom:5.0000pt;mso-margin-top-alt:auto;mso-margin-bottom-alt:auto;mso-pagination:none;text-align:left;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bold;font-size:18.0000pt;}span.10{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pan.15{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color:rgb(0,0,255);text-decoration:underline;text-underline:single;}p.p{mso-style-name:"普通\(网站\)";margin-top:5.0000pt;margin-right:0.0000pt;margin-bottom:5.0000pt;margin-left:0.0000pt;mso-margin-top-alt:auto;mso-margin-bottom-alt:auto;mso-pagination:none;text-align:left;font-family:Calibri;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2.0000pt;}span.msoIns{mso-style-type:export-only;mso-style-name:"";text-decoration:underline;text-underline:single;color:blue;}span.msoDel{mso-style-type:export-only;mso-style-name:"";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color:red;}@page{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page Section0{}div.Section0{page:Section0;}
摘要: 报名截止日期:2021年3月12日;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 蓝桥杯大赛是全国规模领先的IT类科技竞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1200余所高校参赛,累计参赛人数超过40万人。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21年3月12日 各高等院校及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有关精神,为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加快高等院校计算机、软件及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创新与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中心决定举办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以下简称“大赛”)。蓝桥杯大赛成功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竞赛项目。 现将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大赛赛项(一)个人赛1. 软件类(1)C/C++程序设计(研究生组、大学 A 组、B 组、C 组)(2)Java 软件开发(研究生组、大学 A 组、 B 组、C组)(3)Python 程序设计(大学组)2. 电子类(大学组)(1)嵌入式设计与开发(2)单片机设计与开发(3)物联网设计与开发(4)EDA设计与开发3. 青少年创意编程组(二)视觉艺术设计赛1. 视频设计类,主题为:“生活之美”;2. 动画设计类,主题为:“生活之美”;3. 平面设计类(海报),主题为:“静与动”;4. 平面设计类(吉祥物),主题为:“蓝桥杯大赛”。详细通知:https://dasai.lanqiao.cn/pages/dasai/news_detail.html?id=1860(三)高校大数据团队赛各项赛事的具体规则及章程另行通知。 二、参赛对象及报名方式具有正式全日制学籍且符合相关科目报名要求的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以报名时状态为准)可报名参加除青少年创意编程组外的其他各类比赛。全国中小学生可参加青少年创意编程组比赛。请各参赛单位及个人登录大赛官网在线注册并报名。大赛官网报名地址:dasai.lanqiao.cn 三、奖项设置省赛每个组别设置一、二、三等奖,总决赛每个组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各奖项比例详见大赛章程。 四、时间安排报名:2020年11月30日——2021年3月12日初赛:2021年4月(以省为单位举办)总决赛:2021年5月若受疫情影响,大赛时间有所调整,大赛组委会将另行通知。 五、其他1.本届大赛由国信蓝桥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并统一收取大赛相关费用。2.大赛章程、后续通知、获奖名单等相关信息将由大赛组委会进行发布,请各参赛单位及个人及时关注大赛官网。3.请各高校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并做好参赛报名、竞赛辅导及赛事组织工作。 六、组委会联系方式咨询电话:4006-588-662电子邮箱:lanqiao@lanqiao.org中心赛事监督:010-68208714 附件:第十二届蓝桥杯大赛通知文件.rar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2020年11月26日 蓝桥杯大赛介绍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全国性IT学科赛事。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1200余所高校参赛,累计参赛人数超过40万人。2020年,蓝桥杯大赛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竞赛项目。蓝桥杯大赛模拟赛火热进行中!为帮助高校学子进一步加深对蓝桥杯试题的了解,协助各学校发掘校内软件人才,选拔优秀的竞赛选手,提升学校的竞赛质量,大赛组委会特举办第十二届蓝桥杯大赛个人赛(软件类)校内模拟赛。报名及模拟赛时间:2021年1月4日-2021年1月16日
课件作品评审指标一、基本要求1、符合主题、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2、属于网络课件,包括B/S与C/S两种类型,并且须基于相应环境运行,而非仅仅下载后使用;二、一般要求1、科学性内容科学、正确、规范,知识表达准确无误;呈现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语言文字规范,无错别字;2、教育性 学习对象与学习方式明确,相互之间应不矛盾; 网络与技术的使用,应有助于教学,而非简单的作为载体;3、艺术性 界面设计清晰美观、协调,符合所呈现内容及教学对象;注:仅供参考
摘要: 截稿日期:2021年1月10日;主办单位:国家新闻出版署、山东省人民政府、济南市人民政府 | 为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介书博会品牌,把书博会办成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水平一流的图书盛会。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主题语、LOGO(标识)、宣传语宣传海报征集截稿日期:2021年1月10日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拟定于2021年7月中旬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本届书博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山东省人民政府、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新闻出版局、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山东出版集团承办。为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介书博会品牌,把书博会办成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水平一流的图书盛会,自即日起向全社会征集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主题语、LOGO(标识)、宣传语、宣传海报。一、应征作品设计要求应征作品要紧扣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主题,充分体现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重大历史背景,突出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成果,融合齐鲁文化元素。作品应区别于历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及其他全国性博览会的主题语、LOGO(标识)、宣传语、宣传海报。入围的应征作品将用于与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有关的各类宣传、推广、展示等活动。1.主题语主题语既要概括出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主题思想,又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体现山东地域和历史特征,有利于宣传齐鲁文化,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文化内涵深刻,创意独特,意寓隽永。2.LOGO(标识)LOGO(标识)设计要主题突出,具有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象征,包含中英文“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2021”、“齐鲁”、“泉水”等要素;要创意新颖,具有独特的艺术构图表现手法,图案要清晰流畅,寓意贴切,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和图书韵味;色彩要简明大方,用彩色图案设计,并能以不同的比例尺寸显示。3.宣传语宣传语要主题鲜明、简短精炼、富有音韵、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传播。能够传递书博理念,营造浓郁的书博会氛围。能够展现阅读的魅力,唤起人们对于图书阅读的渴望和兴趣,宣传图书阅读在当代人生活中的重要性。4.宣传海报宣传海报为一组四幅,单幅规格为60cm×90cm,竖式构图;每件作品均必须具备主标题“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作品能体现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特点,热烈、鲜明、美观、大方,能够展现山东美好形象。二、作品提交要求1.应征者可从山东宣传网、济南宣传网、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等下载《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主题语、LOGO(标识)、宣传语、宣传海报作品征集表》,同时填写设计说明和设计理念,其他按表格要求如实填写。2.应征作品必须是应征者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独立创作完成的原创作品,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或展出,如发现有抄袭、模仿他人作品,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等合法权益的,其法律责任由侵权者承担,书博会组委会将不采用其作品,对已发的奖金和荣誉证书予以收回。3.作品可以个人名义或团体名义提交。所提交的作品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及邮编、电话、电子信箱,并提供个人有效身份证复印件。以团体名义提交作品的应征人须提交相关资质证明。4.主题语、LOGO(标识)、宣传语、宣传海报每件应征作品须提交纸质和电子文件各一份,其中LOGO(标识)必须是彩色原稿件,打印在A4规格(210×297mm)的纸上,并附在相应征集表格之后,电子文件一件(幅面100×70cm),精度不低于300dpi,存储格式为JPEG。光盘投送者需在光盘表面注明作者本人姓名和电话号码等联系方法。5.所有参赛作品及介质不再退还,请参赛者自行保留备份。三、评选办法本次主题语、LOGO、宣传语、宣传海报征集活动将在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组委会统一指导下进行。1.由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执委会办公室组织对应征作品分类进行评选。2.本次主题语、LOGO、宣传语、宣传海报的评选工作将由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组委会组织进行;对获奖作品在山东宣传网、大众日报、济南宣传网、济南日报等媒体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3.最终结果在山东宣传网、大众日报、济南宣传网、济南日报等媒体及时公布,对获奖作品由专人通知获奖者,并进行相关的注册。四、奖励办法1.选定的LOGO(标识)、宣传海报奖励10000元人民币,主题语和宣传语分别奖励5000元人民币。2.入围的LOGO(标识)、宣传海报奖励2000元人民币,主题语和宣传语分别奖励1000元人民币。应征作品获奖者须按照国家规定自行纳税。五、截稿日期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接受投稿,截止于2021年1月10日。六、邮寄地址和联系方式邮寄地址:济南市龙奥大厦E1021房间。所有应征作品外包装上均请注明“第30届书博会设计作品征集”字样。联系人:张云帆联系电话:0531-66601219邮箱:shubohui2021@163.com七、应征作品权属1.应征者提交的作品,视为接受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组委会的委托创作作品,其著作权归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组委会独家所有。2.组委会有权决定作品的修改和使用;作者享有署名权。3.本次征集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属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组委会。附: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主题语、LOGO(标识)、宣传语、宣传海报作品征集表.docx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执委会办公室2020年11月26日
摘要: 学校联络人确认截止:2020年11月15日;网上报名:2020年12月1日到2021年1月10日;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代章) |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人才 ...2021年(第十三届)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学校联络人确认截止:2020年11月15日网上报名:2020年12月1日到2021年1月10日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的精神,激发上海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不断丰富学生课外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在总结前十二届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的基础上,继续举办第十三届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大赛同时为各高校选拔推荐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作品。一、大赛组织机构大赛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和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命题组,成立大赛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1.大赛组委会顾 问:胡启迪邵志清郑方贤主 任:毛丽娟副主任:王慧锋赵丽霞委 员:黄 婕吴静怡吴志军孟钟捷杨旭东彭章友甘 屹杨 宁熊平安徐方勤2.评审委员会顾 问:龚沛曾主 任:顾春华常务副主任:杨志强副主任:刘晓强陆 铭郑 骏夏 耘徐方勤胡巧多许华虎王占全委 员:毕忠勤曹晓洁车立娟陈海建陈丽琼陈莲君陈章进陈志云杜 明谷 伟顾振宇韩冬梅胡翠华黄林鹏计春雷蒋川群阚海斌孔令和李东方李君丽李湘梅李智敏刘 江刘 琴邱锡鹏佘 俊史志才宋 晖王 莉文欣秀吴爱华徐成龙严丽军杨亮涛杨年华叶文珺袁科萍臧劲松张勇张晨静张丹珏张向东赵 毅朱 敏朱怀中企业委员:施建刚常庆红秘书处:文欣秀肖杨二、大赛实施方案1.参赛作品参赛作品选题范围不限(除企业合作项目外),鼓励作品的创新性,也鼓励计算机技术在其他各专业中应用的选题,所提交作品应能充分展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参赛作品归为以下八类:(1)数据库应用系统(2)Web网站设计(3)多媒体制作(含虚拟实验、微课程)(4)程序设计应用(含移动应用)(5)人工智能应用(含大数据应用、区块链)(6)物联网应用(7)信息可视化设计(8)企业合作项目(题目见大赛网站)作品要求:(1)学生在报名参赛时,根据项目的主要技术选择参赛类别。类别选择时请仔细阅读大赛各类别的评分标准(详见大赛网站)。(2)鼓励在大赛作品中使用国产软件。(3)参赛作品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或自主学习的成果总结,应该由参赛队员独立完成。若引用开源代码和第三方工具,必须在设计说明书中详细说明开源工具来源、工具所完成的功能和参赛队伍开发实现的功能。制作版权问题责任自负。(4)作品若涉及国家信息安全、个人隐私、地图等素材,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5)不接受已获得省部级竞赛奖项的作品参赛。备注:企业合作项目提供软件培训,具体安排见网站通知。2.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上海市高校本科学生,自由组队参赛,每队1-3位学生组成(指导老师1-2人);每位学生可以最多参加两支队伍;每个类别每校不得超过15个队。注意:除2020级参赛队伍外,每支参赛队伍至少有一名队员需要具有上海市高等学校信息技术水平考试(原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一、二、三、四级任意级别),报送作品时提交证书扫描件。3.参赛报名(1)学校联络人确认:参赛学校在指定日期前上报学校联络人信息。(2)参赛报名:参赛队伍在规定报名时间内,由学校联络人统一登录到大赛网站报名。每校每类型(8个类型)参赛队不超过15个。(3)交费:由学校在规定时间内统一交纳参赛报名费,每个参赛队400元,请汇至以下账户(汇款时,请注明:上海市计算机大赛+参赛学校+组数,不接受个人缴费):户名:华东理工大学账号:033296-08017003862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徐汇区漕溪支行4.作品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作品提交内容包括作品情况表、原创承诺书、设计说明书、作品展示视频、系统安装包/可执行文件/可播放文件、源程序代码(源文件)、参赛成员(每位)两寸彩色证件照片电子版、报名缴费凭证(每校一份)。相关模板可从竞赛网站(http://202.120.167.82/contest)下载,提交的文档应按规范命名,具体要求见下表,网上报名时将产生参赛编号,用于相关文档的制作。各文件相关的模板可从竞赛网站(http://202.120.167.82/contest)下载,提交的文档应按规范命名,具体要求见表1。注意:(1)各文档必须按要求认真撰写并提交,否则影响成绩。特别是因为疫情,需要进行在线评审,因此系统说明书、作品展示视频(配解说)要全面、充分体现作品的内容和特色。(2)Web类别作品、其他类别中的Web形式作品必须自建好网站,在大赛作品情况表中准确填写超链接,并保证评审期间能够流畅访问。(3)所使用的特殊开发工具和中间件必须随作品一起提交。5.作品提交(1)各学校联络人应在指定时间内将每支队伍纸质的作品情况表、原创承诺书打印签名后寄往大赛办公室,并且将下列文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大赛专用Email:shjsj@tongji.edu.cn。①含有本校各队伍详细信息、百度云分享链接和密码的作品清单(另附)。②本校报名缴费凭证扫描文档(PDF)。(2)参赛队伍作品提交内容及提交方式作品所有的文件保存在以“学校-参赛编号-作品类别(8选1)”命名的文件夹中,并上传至百度云,链接地址和密码填写在作品清单中。例如,假定有一XX大学编号为20210001的多媒体作品,则目录结构及提交的文件应为:6.评奖与奖励初赛:评审专家按学校类别分类择优推选进入决赛的作品。决赛:现场演示并答辩,获奖作品网上公示。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获奖作品将同时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及奖牌;获奖作品择优推荐参加2021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决赛。7.大赛时间安排学校联络人确认截止:2020年11月15日网上报名:2020年12月1日到2021年1月10日报名费汇款期限:2020年12月1日到2021年1月15日作品提交:2021年3月20日到3月26日初 赛:2021年4月3日到4月11日决 赛:2021年4月17日到4月18日颁 奖:2021年5月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组委会2020年10月2021年(第十三届)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学校联络人回执如果贵校将组织学生参加本次竞赛,请填写以下回执,并于2020年11月15日之前邮件发送到shjsj@tongji.edu.cn,以便为诸位开通网上报名账号。
摘要: 作品提交:2021年6月30日前;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为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进一步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定于2021年1月至10月 ...第二届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作品提交:2021年6月30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总工会,各中央企业,有关单位:为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进一步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定于2021年1月至10月组织开展第二届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一)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二)承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报社、工人日报社。(三)活动组委会。活动组委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报社、工人日报社、劳动保护杂志社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二、作品主题围绕“普及职业健康知识助力职业健康保护”主题,突出职业卫生、放射卫生以及工作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主题元素,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传播职业健康知识。三、征集作品类别(一)图文类。包括科普文章、手册折页、海报、摄影作品、诗歌、故事、漫画等。科普文章需以文字形式报送,不超过2000字,并附刊载页面图片或者刊载网址链接;手册折页、海报等需报送JPG或PDF格式文件,要求图文搭配得当,清晰准确。(二)视频类。包括科普短片、动漫、公益广告、微电影等。作品应为1080P高清制式的MP4格式文件,要求画面优质,声音清晰,字幕、配乐得当,总时长原则上不超过5分钟。(三)网络账号类。卫生健康和工会系统各单位、职业病防治机构及企业建立的职业健康宣传科普类微博、微信公众号,旨在提供职业健康资讯、政策解读等信息,不含个人公众号。作品需报送名称及二维码,并介绍其运维情况、亮点成绩、所获荣誉,文字500字以内。四、活动安排(一)组织动员。各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和总工会要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动员职业病防治机构、疾控中心、行业协会、媒体、企业和高校积极参与征集活动。原则上各省级总工会组织报送至少2件作品;各省级职业病防治院、负有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的疾控中心至少报送1件作品。(二)作品提交。参选者应于2021年6月30日前,按在线报名流程(见附件1)上传作品并提交《作品报名表》(见附件2)。各地区可先行开展省级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并优先推荐省级征集活动优秀作品。(三)省级初审。各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和总工会分别于2021年7月31日前,按在线审核流程(见附件3)对作品完成初审,向活动组委会推荐通过初审的参选作品,并将《作品报送汇总表》(见附件4)发送至指定邮箱。(四)形式审查。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根据作品主题、形式和体裁格式等要求,于2021年8月31日前组织完成对各省推荐的参选作品的形式审查。通过形式审查的作品将在健康中国平台进行展示,并进行网络投票。(五)专家评审。通过形式审查的参选作品,由活动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入围作品名单,于2021年10月31日前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遴选出最终获奖作品名单。设组织奖和作品奖两类奖项。(六)结果公布。评选结果由主办单位发布,并适时举办总结交流活动。获奖作品将由活动组委会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中华全国总工会官网、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健康报、工人日报、劳动保护杂志、健康中国APP等平台进行展示和传播。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和总工会要通过本地主要媒体、新媒体等平台,积极传播展示获奖作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与支持职业健康工作的浓厚氛围。五、有关要求(一)请各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和总工会分别指定1名联络员,负责作品报送、联系协调等工作,于2021年1月8日前将《征集活动联络员信息登记表》(见附件5)反馈至指定邮箱。(二)中央企业自行组织开展本单位内作品征集活动,参选作品统一由中央企业总部于2021年6月30日前,按在线报名流程(见附件1)上传作品并提交《作品报名表》(见附件2)和《作品报送汇总表》(见附件4)。(三)参选者需按照活动规定的时间提交作品,图文类、视频类作品创作时间应在2019年1月1日之后,网络账号类作品创办时间应在2020年1月之前(即正常运行1周年以上)。(四)各地要对报送作品的专业性、原创性和科学性进行严格把关,报送作品数量不设上限。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如有违反,由作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五)活动组委会享有对参选作品的无偿使用权,有权对作品进行审核,对作品格式和内容提出调整和修改,并用于本次活动的相关宣传展示。联系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李博雅联系电话:010-83132931-8002电子邮箱:whp@niohp.chinacdc.cn附件:1.在线报名流程.doc2.作品报名表.doc3.在线审核流程.doc4.作品报送汇总表.doc5.征集活动联络员信息登记表.doc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全国总工会办公厅2020年12月29日
摘要: 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11月12日;主办单位:上海市系统工程学会 | 为了激发大学生对复杂系统问题的研究热情,提高大学生系统仿真建模水平,锻炼大学生系统分析与集成能力。2020年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系统仿真建模案例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11月12日为了激发大学生对复杂系统问题的研究热情,提高大学生系统仿真建模水平,锻炼大学生系统分析与集成能力,上海市系统工程学会主办、上海理工大学承办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系统仿真建模案例大赛,具体安排如下:一、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本科生或研究生,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不超过3人,组内可跨年级、专业。每组可选1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负责赛事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二、比赛内容系统仿真建模广泛应用于各门具体学科和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所以作品包含但不限于社会、经济、生物生态、军事、交通、教育、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等领域。参赛组应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仿真建模,综合运用先进的数理、工程技术加以解决,并撰写论文提交大赛评审。论文格式参考附件2。提倡利用系统科学思想解决复杂系统问题,鼓励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系统性创新。三、评奖方法大赛评委会将根据各参赛组提交的论文质量给出相应成绩,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并颁发获奖证书。四、赛程安排大赛启动日期:2020年10月28日报名表和参赛作品提交阶段:2020年10月28日—2020年11月12日公布比赛结果、颁奖:2020年11月15日五、参赛作品提交方式参赛作品统一以Word文档形式向组委会提交,具体格式要求参考附件2。同时提交报名表,见附件1。参赛作品提交阶段:2020年10月28日—2020年11月12日。参赛作品提交邮箱:USST_SS@163.com六、注意事项参赛论文必须是参赛者原创。一旦发现参赛者存在侵权,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资格,由此产生的侵权法律后果及责任全部由参赛者承担。已确认获奖论文存在学术不端时,赛事组委会有权取消获奖资格并追回已发放的证书。提交作品必须真实完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大赛组委会对本次大赛拥有最终解释权。七、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联系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管理学院联系人:李雅婷电话:18956350819电子邮箱:USST_SS@163.com
摘要: 征集项目:2020年07月01日-2020年12月20日||主办单位: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中关村宽带无线专网应用产业协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基础工程和脊梁工程,北 ...2020第四届“北斗+”创新创业大赛征集项目:2020年07月01日-2020年12月20日一、大赛简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基础工程和脊梁工程,北斗系统于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提供全球服务。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交通、应急救灾、海洋、气象、电力等各个领域,牵引促进了电子、通信、智能制造、地理信息等相关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聚集产业创新力量,打造新时代双创引擎。“北斗+”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国内首个以“北斗+”为主题及命名的双创大赛,由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中关村宽带无线专网应用产业协会于2017年成功推出,得到了产业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大赛平台挖掘了一批优秀的“北斗+”创新应用。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中关村宽带无线专网应用产业协会 三、大赛日程征集项目:2020年07月01日-2020年12月20日网上初赛:2020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31日复赛路演:2020年01月01日-2021年01月31日总决赛:2021年03月(颁奖)*若遇时间调整以大赛组委会公布时间为准 四、参赛对象1、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内的拥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或教师(高校/科研院所组)2、企业(企业组) 五、大赛报名1、报名方式2020年12月20日前,在大赛官网注册报名(请先登录/注册,然后提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严格按照每步提示进行操作)。2、报名要求1)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内的拥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或教师均可报名参赛2)可以以个人名义或项目团队名义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3)项目负责人为学生的可有1位指导教师4)每个参赛项目仅可参加一个组别竞赛,不可重复参赛5)企业组:企业独立组队参赛,核心人员最多5人6)本次大赛不收取报名费用 六、项目提交1、项目提交时间征集项目:2020年07月01日-2020年12月20日2、作品提交方式通过大赛官网提交。 七、大赛项目1、大赛主题大赛主题为“北斗+”。2、项目类别1)指定项目指定参赛技术领域与项目要求的参赛题目,由大赛组委会或大赛战略合作伙伴指定的某专业领域技术的项目或者基于某项科技成果的其他技术或产品、服务而开发的项目(指定项目免费提供所需开发产品与技术支持)。2)综合项目(自由开发项目)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结合为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各类高新技术的创新项目。主要包括:a、导航与位置服务b、电子信息c、智能制造3、项目要求1)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2)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若在参赛过程中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被投诉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公司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八、大赛评审1、评审流程初赛:采用网上评审形式复赛:初评优秀项目在各分赛区举办路演,评选出优秀项目参加决赛决赛:采用现场路演答辩形式。并通过现场路演答辩方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其他各奖项2、评审标准详见大赛官网更新。 九、奖项设置1、大赛奖项A、高校及科研院所一等奖(1名):5万元二等奖(1名):2万元三等奖(1名):1万元优秀奖(若干):3000元B、企业组一等奖(1名):10万元二等奖(2名):5万元三等奖(3名):3万元优秀奖(若干):1万元2、奖项说明除奖金外,近百家空间信息领域会员企业及合作机构将在大赛中对创新人才进行多面考察,蕴含着更多的工作机会、合作及交流机会! 十、其他说明1、本次大赛不收取报名费用,指定项目免费提供所需开发产品与技术支持2、组委会为参加决赛项目提供免费路演与答辩技巧培训3、指定项目由项目指定方负担决赛项目培训费用(合众思壮指定项目的入围项目由合众思壮公司免费提供一款开发用相关产品,型号根据开发需求确定) 十一、联系方式官方网站:www.zxuni.org.cn咨询邮箱:service@spatial.org.cn联系方式:010-58275177大赛公众号:zgita000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7号2002室